院外资讯

“港大-厦大”中国考古数据库第四期研究助理招募启事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9日

文章来源:

浏览:

项目简介

今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经过数代学者的前赴后继,中国现代考古学取得丰硕成就,在发掘材料、创新方法、完善理论等多个维度上不断拓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科技考古、环境考古、数字考古等前沿交叉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百年来,许多重大考古发现为理解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数量巨大的新材料,而传统研究方法在处理这些材料时,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局限。因而,有必要丰富我们的研究工具箱,以应对学术发展的需要。事实上,由于考古学自诞生之初便直面经验材料,故而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也更加亲缘于“量化”。量化方法之于历史社会研究的系统引介,带来的不止于跨学科多元方法对事实与过程的交叉验证、综合解释,更以其对超越个体把握能力的,对超大规模数据,复杂因果关系的有效处理,而凸显出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

“不计量的日子已指日可计了”(The days of the innumerate are numbered),陈铁梅教授在《定量考古学》中引用伦福儒的这句话,介绍了量化技术对于完善考古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意义。以1968年克拉克的《分析考古学》出版为标志,对考古资料进行量化研究从而获得某种解释的研究潮流于考古学内部出现,随后,霍多逊,奥尔顿等学者前赴后继,使数学与计算机技术在考古学与历史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运用逐步成熟。周南教授的《给考古学家的统计学(第二版)》也于今年得到译介,必将有力地丰富中国考古学者的研究工具箱,为中国考古学由聚焦物质文化转型为面向世界的全面的社会考古提供助力。与此同时,在中国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与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下,海量的古代遗址获得抢救性发掘,加之考古人才队伍的蓬勃发展,都使得现有积累的数据远超既往。

综上,一个由考古学者、历史学者和社会科学学者通力合作,详细规划,统一标准的中国考古数据库应运而生。“港大-厦大”中国考古数据库自2019年启动以来,获得海内外学术界同仁的关注与支持,先后有来自不同高校与研究机构的200余位考古学专业研究生参与录入。该数据库旨在通过考古类型的标准化、社会系统的模块化,田野发掘的数据化,以建立起连接考古经验材料与社会科学理论的学术平台,在更广阔的时空框架下开展量化考古与历史社会研究的条件也渐趋成熟。数据库首期录入遗址断代以旧石器时代至秦为限,第二期录入遗址断代以两汉与魏晋南北朝为限,第三期对东周至南北朝考古遗址进行查补完善。

2015年中国考古学会成立“三国至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与“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标志着考古学研究对象进一步向历史时期的延伸,与历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合作交流将更加密切。“港大-厦大”中国考古数据库也在“早期中国”研究的基础上启动第四期研究助理的公开招募,对现代中国范围内公元6世纪以来的考古遗址、特别是其中的城市与墓葬信息进行录入。期待更多学界同仁的共同参与,将从旧石器时代考古材料出发的中国古代历史社会综合研究向近世推进,实现“量化考古”研究方法与“历史社会科学”的深度融合。

项目待遇与要求

研究助理补贴标准为 200 人民币/天。以每天8小时为标准工作日,可弹性计算,例:一天工作 12 小时即按 1.5 天计算,4 小时则按 0.5 天计算。达到每月20个标准工作日(160小时),即在4000元补贴基础上增加1000元,作为额外绩效奖励。补贴发放方式为滚动累计,按照每月800元标准连续发放,直至全部发放完毕。

研究助理需要了解考古报告或历史文献的基础知识,正式录用后将进行系统培训,全部工作可居家在线完成,自行安排工作时间,每周提交一次数据。要求工作态度认真负责,有充足时间保证,完成所分配工作。如出现分配工作后,无故退出项目,数据质量低下,拖延进展的情况,将视实际影响扣除绩效奖励。录入达到一定数量且表现优异的研究助理将优先推荐参与量化考古与历史社会科学研究相关的学术活动。

项目声明

有意愿参与者请通过链接、二维码访问下载《报名表》,填写后于20211022日(周五)24:00前将文件和邮件命名为“姓名-所在机构-四期研究助理招募”发送至3544882332@qq.com。本研究项目原则上只接受研究生报名,优先考虑考古学、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统计学与社会科学相关专业,优秀的本科生请附上个人参与本项目的情况说明,以及至少一封学者推荐信。

《报名表》下载链接(提取码:n768):

https://pan.baidu.com/s/1Mu1awc5tdcXfcJ5KGnRLog

 

任何疑问和建议请邮件联系:

  yux17@tsinghua.org.cn

  3544882332@qq.com

下一篇: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〡厦门大学人工智能专业2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