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感知与计算(ASC)

王程 教授 信息学院

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级人才计划基金获得者,IET Fellow,长期从事三维视觉、视觉定位、时空数据分析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发表重要期刊和会议论文200余篇,获得ISPRS学会Inghilleri奖(国内首位),谷歌学术总引用16000余次,H-index 63。

温程璐 教授 信息学院

国家级青年人才,长期从事三维视觉、空间智能方向研究,在IEEE TPAMI, CVPR, ICCV,NeurIPS发表了百余篇期刊和会议论文。担任IEEE TITS高级编辑,获ISPRS Otto von Gruber奖(国内首位)。

臧彧 副教授 信息学院

长期从事三维视觉、点云处理、遥感信息处理等方向研究,发表发表了包括NeurIPS,CVPR, AAAI,IEEE TGRS在内的多篇国内外顶级会议、期刊论文。

沈思淇 长聘副教授 信息学院

长期从事三维视觉、强化学习、大模型、数字人等研究,担任机器学习顶级国际会议NeurIPS、ICML、ICLR领域主席(Area Chair)以及AAAI资深程序委员会委员(SPC),近5年内发表了NeurIPS, ICML、ICLR、CVPR、TPAMI、AAAI等CCF A类论文30余篇,包含多篇Oral, Spotlight, Highlight。

研究内容

空间智能是通用人工智能与物理空间融合的认知基础,其核心内涵在于通过多维度感知、空间推理与多模态生成的有机整合,构建从感知到行动的闭环能力体系。团队围绕其中的空间感知与定位导航、时空大模型、具身智能交互控制、领域空间智能等核心方向,开展空间感知与计算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包括:(1)研究复杂场景下的智能体鲁棒精准感知与自主定位;(2)研究支撑空间智能决策的高效计算、模型构建与世界表征体系,实现对空间信息的深度挖掘、智能生成与动态推演;(3)研究基于强化学习的具身载体智能化决策与协同控制技术,支撑空间智能在物理世界的高效交互与执行;(4)开展空间智能在水下域、低空域、城市空间等核心应用领域的应用。

研究成果

空间感知与计算研究成果发表本领域高水平论文多篇,包括IEEE/ACM Trans级别论文近百篇,CCF A类论文90篇,授权发明专利近80项。获ISPRS Giuseppe Inghilleri奖、ISPRS Otto von Gurber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中国激光雷达青年科技奖、CCF智能汽车青年激励计划等。获批国家级人才计划基金、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空间感知与计算研究受到国家海洋局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国家体育总局项目、以及百度/腾讯/阿里等项目资助。

招生要求

1.招生范围: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数学等相关专业全日制本科优秀毕业生及硕士毕业生;

2.语言要求:英语6级或雅思6.0及以上;

3.其他要求:志向远大、思想上进、意志坚强,不怕吃苦、身体健康、品行端正、学业优秀、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及编程能力,有相关研究经验优先考虑。

团队联络人:沈思淇 siqishen@xmu.edu.cn,并抄送clwen@x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