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帅 教授 信息学院
人工智能系主任,长期从事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研究,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福建省杰青、教授 、博士生导师。曾获2011年微软学者奖、2020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20年度厦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六完成人),2024年度厦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21年度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腾讯/百度/网易等企业合作项目。
陈龙彪 副教授 信息学院
研究方向为具身智能、普适计算、群智感知。信息学院计算机系副教授、博导,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福建省高层次引进人才、厦门市高层次留学人才、厦门大学南强青年拔尖人才。担任ACM UbiComp 2021社会活动主席,以及多届CCF和谐人机环境会议(HHME)技术论坛联合主席;担任Big Data Research期刊主编,FSC, Vehicles等国际期刊编委,以及担任AAAI, IJCAI等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
本团队定位于医学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聚焦于多组学数据与医学影像的深度融合,以推动精准医学和个体化诊疗的发展,具体包括:(1)多组学数据智能分析:整合基因组、转录组、表观组以及空间组学等多模态数据,构建自动化、高通量的组学数据分析流程,为疾病机制研究和生物标志物发现提供支持;(2)医学图像智能处理与计算机视觉:基于全视野病理图像(WSI)、影像学数据(CT/MRI/PET)进行自动化分析,开发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算法,用于肿瘤分型、病理区域识别、治疗反应预测等等。(3)临床数据驱动的多模态融合:整合临床数据、影像数据和多组学数据,建立面向疾病的多模态预测模型。重点关注癌症、免疫治疗反应预测、疾病早期诊断等临床实际需求。
目前团队正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生物医学领域的结合,建立多学科交叉科研平台,欢迎希望从事人工智能在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同学们加入!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专项子课题和省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未来产业关键技术研发项目,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基金和青年教师重点培育基金,中山一院“三个三”工程项目等20余项课题,总科研经费近4000万元。主编/副主编《外科疾病诊治现状与进展》等专著3部,参编/编译《介入放射学(第3版)》等专著3部,申请及授权专利转化5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医学领域,相关研究成果近五年发表于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Nature Cancer、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Science、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EMBO Journal、Cancer Research、Drug Resist Update等国际知名期刊(其中42篇为JCR Q1,27篇IF>10),并入选2024年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封面文章和2020年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杂志高被引论文。
1.招生范围:电子信息、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物理、化学等相关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及硕士毕业生;
2.其他要求: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及扎实的编程能力,有医学数据挖掘、智能算法研发、医疗设备智能化等相关研究经验优先。
招生联系老师及联系邮箱:何伟玲教授 wlhe@xah.xmu.edu.cn